top of page
鍾樂妍

為什麼要學習手語?

已更新:2022年3月5日



一、手語是甚麼? 手語是如何出現的?


手語,有人認為是一種動作,甚至認為只是殘疾人士才需要用到的技能。但是,你有真正了解手語的意義嗎?


首先,手語並不是技能,而是一種語言。在手語出現之前,社會普遍認為,聾人天生沒有學習能力。這源自不被理解的悲劇。這現象由古希臘時代一直延至中世紀。


手語是源於修道院。當時的貴族一旦誕下被認為有殘缺的小孩,便會把他們送到修道院。因為當時的修道院追求一種無聲靜默的環境,因而需要使用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——手語。如此一來,便沒有人發現小孩的殘缺。


但是,正正透過手語,社會開始慢慢了解到,聾人或者弱聽人士,是擁有學習能力的。他們透過修道院的溝通方式,教導小孩拼英文字母,再以此教導各種不同事物。漸漸地,小孩能夠透過手語,理解並表達出自己的想法。


即便如此,手語的發展也是經歷無數的困難,才得以有今天的發展。


在1880年的第二屆國際聾人教育會議中,與會者認為學習手語,會讓聾人及弱聽人士難以融入「正常」社會,因而選擇以口語取代手語進行教學。


如此重大的一步,導致了手語當時逐步式微。


而香港手語由五十年代起,由内地到港聾校老師創立華僑聾啞學校,而發展而成。當時把上海、南京以及發展中的香港手語融合,逐漸形成香港手語的雛形。


但是,直至七十年代,由於對手語的誤解,當時的政府開始支持1880年的第二屆國際聾人教育會議中的決定。於是,便開始採用口語式的教學方法,使手語的使用逐步降低。


在經歷幾近「消失」的洪濤,手語最終在2010年的第21屆國際聾人教育會議中,被認定為聾人與弱聽人士可以學習的一種語言。


但是,失去的時間,有誰又能彌補呢?聾人及弱聽人士在口語教學上歷經的種種困難,甚至難以避免口型的誤解。比如「蘋果」和「美國」的口型是一樣的,但他們只能透過口型「猜」說話者的內容。因此,有聾人及弱聽人士因爲難以理解內容,而難以跟上教學,甚至被逼放棄學業。


手語當初被視為融入「正常」社會的「阻礙」,那麼何為「正常」?被逼的聾人及弱聽人士就如同魚要學習爬樹一樣,幾乎失去學習手語的權利。甚至直至現時,手語仍未能納入香港官方語言之一。如此百般阻撓,才使聾人及弱聽人士難以得到應有的權利及幫助。



二、學習手語有甚麼目的?


手語並不是一種「殘疾的技能」,而是一種語言。任何人都有權利學習任何一種語言。手語是大部分聾人及弱聽人士的母語,而部分人士之所以把手語視為「特殊」,正正是因為手語觸及率的不足,加上對手語的理解不足,才會把它視為「技能」。


而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,其實是捍維文化。每種語言,都代表著該群體的一種文化。常言道:「要殺死一種文化,必先殺死其語言。」而手語亦同一道理。手語包含著聾人文化。手語直白的視像化表達方式,與聾人性格的直接必然有所關係。文化與語言互相聯繫,展現了一個群體特色。學習語言,其實就是文化的一種傳承。



三、學習手語有甚麼好處?


首先,每種語言是平等的,實在沒有所謂好與不好。但以實際的角度來看,學習手語是另一種渠道的溝通方式。比如人的年紀愈大,感官會逐步的退化。正如長者聽到的分貝會逐步的縮窄。手語是視像化的語言,學習手語能避免因日後聽覺受損,而造成聲音上的溝通障礙。因此,健聽人士學習手語後,能夠了解另一渠道的溝通方式。


而手語對於大眾來說,其實能夠訓練手指的靈活性。如同其他語言一樣,口語語言能夠訓練我們的聲帶,因為口語語言的形成是由聲音開始。而手語正是由手部動作以及其他語素組成的語言。因此,正正能訓練手的靈活性。



四、手語賦予的意義


最後,手語,其實就如其他語言一樣,它擁有語素、詞匯、句子以及語法等元素。我們學習語言,一方面可能出於好奇,一方面亦與希望了解該文化有關。


作為服務聾人及弱聽人士的機構,我們明白語言包含對於一個群體的了解與關注。因此,我們希望手語得以傳承,而聾人文化亦然。通過傳承,才能夠讓人逐步了解聾人及弱聽人士,邁向共融社會。




參考資料:


1. 伊籐政雄:《世界手語入門》,台灣,大展出版社,2016年。


2. 施婉萍、路駿怡、盧瑞華、朱君毅。2012。〈香港早期聾人教育與香港手語的源流的關係〉。《教育學報》。第 39 卷第 1-2 期,頁 139-156.


1,80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